《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4 13:04:25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聆听《铁匠波尔卡》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采用D大调。 拍,复三部曲式,在敲打铁砧为节奏的4小节引子后,乐曲呈现出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题。此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学情分析:

通过情境创设打铁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活动,同时通过不同的乐段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很好的分辨乐段与主题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能用较好的节奏感知表现乐曲。

2、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让学生初步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形式聆听、感受及表现乐曲《 ……此处隐藏1125个字……曲家成功地抓住了人们来参加焰火大会时的心情,大家跟着音乐跳起来抒情的舞蹈,你们听!

2、欣赏第二部分。

1)播放第二部分音乐,生听辨与第一段在风格和情绪上的不同之处。

师:舒展的音乐过后,又听到了火热的打铁声,和刚才的一样吗?(出示图谱)

2)生随口号敲节奏。

3)生随音乐敲节奏。

4)完整复听第二部分,没有打铁声的时候用舒展的动作表示,听到打铁声时用锤子敲一敲。

3、欣赏第三部分

1)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听辨与哪部分相似。

2)你们注意到结尾了吗?焰火大会进入了狂欢阶段,为了配合人们的情绪,音乐也进入了高潮,这时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第三部分音乐,生表现高潮部分

4、完整欣赏作品

回忆全曲

三、拓展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演播大厅里都要举行一次新年音乐会。《铁匠波尔卡》也是经常在这里演出的一首曲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们是如何演奏的?(播放视频)

四、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有趣、生动地欣赏表演课。音乐是流动的,具有形象性和不确定性。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手段,抓住“音乐形象”这条主线,加入了打铁的动作和节奏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力。初听时我用打铁的声音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在分段欣赏时引导学生从每段不同的情绪、节奏入手,这样就把学生引进特定的意境中去,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乐曲的情绪,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